- ubuntu12.04环境下使用kvm ioctl接口实现最简单的虚拟机
- Ubuntu 通过无线网络安装Ubuntu Server启动系统后连接无线网络的方法
- 在Ubuntu上搭建网桥的方法
- ubuntu 虚拟机上网方式及相关配置详解
CFSDN坚持开源创造价值,我们致力于搭建一个资源共享平台,让每一个IT人在这里找到属于你的精彩世界.
这篇CFSDN的博客文章常见的排序算法,一篇就够了由作者收集整理,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兴趣,记得点赞哟.
排序算法介绍 。
排序也称排序算法 (Sort Algorithm),排序是将一组数据,依指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过程.
排序的分类:
1) 内部排序
指将需要处理的所有数据都加载到内部存储器中进行排序.
2) 外部排序法:
数据量过大,无法全部加载到内存中,需要借助外部存储进行排序.
常见的排序的排序算法分类如图:
冒泡排序 。
冒泡排序(Bubble Sorting)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待排序序列从前向后(从下标较小的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元素的值,若发现逆序则交换,使值较大的元素逐渐从前移向后部,就象水底下的气泡一样逐渐向上冒.
原始数组:3, 9, -1, 10, 20 。
第一趟排序 。
(1) 3, 9, -1, 10, 20 // 如果相邻的元素逆序就交换 。
(2) 3, -1, 9, 10, 20 。
(3) 3, -1, 9, 10, 20 。
(4) 3, -1, 9, 10, 20 。
第二趟排序 。
(1) -1, 3, 9, 10, 20 //交换 。
(2) -1, 3, 9, 10, 20 。
(3) -1, 3, 9, 10, 20 。
第三趟排序 。
(1) -1, 3, 9, 10, 20 。
(2) -1, 3, 9, 10, 20 。
第四趟排序 。
(1) -1, 3, 9, 10, 20 。
小结冒泡排序规则 。
(1) 一共进行 数组的大小-1 次 大的循环 。
(2)每一趟排序的次数在逐渐的减少 。
(3) 如果我们发现在某趟排序中,没有发生一次交换, 可以提前结束冒泡排序。这个就是优化 。
因为排序的过程中,各元素不断接近自己的位置,如果一趟比较下 来没有进行过交换,就说明序列有序,因此要在排序过程中设置 一个标志flag判断元素是否进行过交换。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比较。(这 。
里说的优化,可以在冒泡排序写好后,在进行) 。
代码实现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temp = 0; //标识变量,表示是否进行过交换 boolean flag = false; //时间复杂度O(n^2) for (int i = 0; i @lt; arr.length - 1; i++) { //一共要排序几次 for (int j = 0; j @lt; arr.length - 1 - i; j++) {//每次排序需要比较的次数 if (arr[j] @gt; arr[j + 1]){ flag = true; temp = arr[j + 1]; arr[j + 1] = arr[j]; arr[j] = temp; } } if (flag){//出现过交换,重置flag flag = false; }else//在上一趟排序中,一次交换也没有发生过 break; } }
选择排序 。
选择式排序也属于内部排序法,是从欲排序的数据中,按指定的规则选出某一元素,再依规定交换位置后达到排序的目的.
选择排序思想 。
选择排序(select sorting)也是一种简单的排序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第一次从arr[0]~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0]交换,第二次从arr[1]~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1]交换,第三次arr[2]~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2]交换,…,第i次从arr[i-1]~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i-1]交换,…, 第n-1次从arr[n-2]~arr[n-1]中选取最小值,与arr[n-2]交换,总共通过n-1次,得到一个按排序码从小到大排列的有序序列 。
原始的数组 : 101, 34, 119, 1 。
第一轮排序 : 1, 34, 119, 101 。
第二轮排序 : 1, 34, 119, 101 。
第三轮排序 : 1, 34, 101, 119 。
小结选择排序的规则 。
1. 选择排序一共有 数组大小 - 1 轮排序 。
2. 每1轮排序,又是一个循环, 循环的规则(代码) 。
2.1先假定当前这个数是最小数 。
2.2 然后和后面的每个数进行比较,如果发现有比当前数更小的数,就重新确定最小数,并得到下标 。
2.3 当遍历到数组的最后时,就得到本轮最小数和下标 2.4 交换 [代码中再继续说 ] 。
代码实现 。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Sort(int[]arr){ for (int i = 0; i @lt; arr.length - 1; i++) { int minIndex = i; int min = arr[i]; for (int j = i + 1; j @lt; arr.length; j++) { if (min @gt; arr[j]){ minIndex = j; min = arr[j]; } } //将最小值放在arr[i],即交换 if (minIndex != i){//如果最小值的下标改变了则交换 arr[minIndex] = arr[i]; arr[i] = min; } } }
插入排序 。
插入式排序属于内部排序法,是对于欲排序的元素以插入的方式找寻该元素的适当位置,以达到排序的目的.
插入排序思想 。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ing)的基本思想是:把n个待排序的元素看成为一个有序表和一个无序表,开始时有序表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无序表中包含有n-1个元素,排序过程中每次从无序表中取出第一个元素,把它的排序码依次与有序表元素的排序码进行比较,将它插入到有序表中的适当位置,使之成为新的有序表.
原始的数组 : (101), 34, 119, 1 。
橘色箭头表示待插入的元素下标 。
绿色箭头表示待插入元素 。
第一次插入排序 。
第二次插入排序 。
第三次插入排序 。
代码实现 。
public static void insertSort(int[] arr){ int insertIndex = 0; int insertValue = 0; for (int i = 1; i @lt; arr.length; i++) { insertIndex = i - 1; insertValue = arr[i]; while(insertIndex @gt;= 0 @amp;@amp; arr[insertIndex] @gt; insertValue){ arr[insertIndex + 1] = arr[insertIndex]; insertIndex--; } //优化是否需要赋值 if (insertIndex + 1 != i){ arr[insertIndex + 1] = insertValue; } } }
分析简单插入排序存在的问题 。
我们看简单的插入排序可能存在的问题. 。
数组 arr = {2,3,4,5,6,1} 这时需要插入的数 1(最小), 这样的过程是:
{2,3,4,5,6,6} 。
{2,3,4,5,5,6} 。
{2,3,4,4,5,6} 。
{2,3,3,4,5,6} 。
{2,2,3,4,5,6} 。
{1,2,3,4,5,6} 。
结论: 当需要插入的数是较小的数时,后移的次数明显增多,对效率有影响. 。
希尔排序 。
希尔排序是希尔(Donald Shell)于1959年提出的一种排序算法。希尔排序也是一种插入排序,它是简单插入排序经过改进之后的一个更高效的版本,也称为缩小增量排序.
希尔排序基本思想 。
希尔排序是把记录按下标的一定增量分组,对每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排序;随着增量逐渐减少,每组包含的关键词越来越多,当增量减至1时,整个文件恰被分成一组,算法便终止 。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
希尔排序时,对有序序列在插入时先采用交换法(冒泡法) 。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temp = 0; int count = 0; for (int gap = arr.length / 2; gap @gt; 0; gap /= 2) { for (int i = gap; i @lt; arr.length; i++) { for (int j = i - gap; j @gt;= 0; j -= gap) { if (arr[j] @gt; arr[j + gap]){//这里采用交换法 temp = arr[j]; arr[j] = arr[j + gap]; arr[j + gap] = temp; } } } } }
希尔排序时,对有序序列在插入时采用移位法(真正的希尔排序)(插入法) 。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int[]arr){ int count = 0; for (int gap = arr.length / 2; gap @gt; 0; gap /= 2) { for (int i = gap; i @lt; arr.length; i++) { int insertIndex = i - gap; int insertValue = arr[insertIndex + gap]; while(insertIndex @gt;= 0 @amp;@amp; insertValue @lt; arr[insertIndex]){ arr[insertIndex + gap] = arr[insertIndex]; insertIndex -= gap; } if (insertIndex != (i - gap)){ arr[insertIndex + gap] = insertValue; } } } }
快速排序 。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
代码实现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int left,int right){ int r = right; int l = left; int temp = 0; int pivot = arr[(right + left) / 2]; while(l @lt; r){ while(arr[l] @lt; pivot){ l++; } while(arr[r] @gt; pivot){ r--; } if(l == r) break; temp = arr[r]; arr[r] = arr[l]; arr[l] = temp; if (arr[l] == pivot){ r--; } if (arr[r] == pivot){ l++; } } if (l == r){ l += 1; r -= 1; } //向左递归 if(left @lt; r){ quickSort(arr,left,r); } //向右递归 if(right @gt; l){ quickSort(arr,l,right); } }
归并排序 。
归并排序(MERGE-SORT)是利用归并的思想实现的排序方法,该算法采用经典的分治(divide-and-conquer)策略(分治法将问题分(divide)成一些小的问题然后递归求解,而治(conquer)的阶段则将分的阶段得到的各答案"修补"在一起,即分而治之).
说明: 可以看到这种结构很像一棵完全二叉树,本文的归并排序我们采用递归去实现(也可采用迭代的方式去实现)。分阶段可以理解为就是递归拆分子序列的过程.
再来看看治阶段,我们需要将两个已经有序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序列,比如上图中的最后一次合并,要将[4,5,7,8]和[1,2,3,6]两个已经有序的子序列,合并为最终序列[1,2,3,4,5,6,7,8],来看下实现步骤 。
代码实现 。
治 。
/** * * @param arr 排序的原始数组 * @param left 左边有序序列的初始索引 * @param mid 中间索引 * @param right 右边索引 * @param temp 中转数组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int[] arr,int left,int mid,int right,int[]temp){ //System.out.println("*****"); int i = left; int j = mid + 1; int t = 0; /* (一) 先把两边有序的数据按照规则填充到temp数组 指导左右两边的有序序列,有一边处理完毕 */ while(i @lt;= mid @amp;@amp; j @lt;= right){ temp[t++] = arr[i] @gt; arr[j] ? arr[j++] : arr[i++]; } /* (二) 把所有剩余数据的一边一次全部填充到temp */ while(i @lt;= mid){ temp[t++] = arr[i++]; } while (j @lt;= right){ temp[t++] = arr[j++]; } /* (三) 将temp数组的元素拷贝到arr */ t = 0; int tempLeft = left; //System.out.println("tempLeft = " + tempLeft + "right = " + right); while(tempLeft @lt;= right){ arr[tempLeft++] = temp[t++]; } }
分(递归)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Sort(int[] arr,int left,int right,int[] temp){ if(left @lt; right){ int mid = (left + right) / 2; mergeSort(arr,left,mid,temp); mergeSort(arr,mid + 1,right,temp); merge(arr,left,mid,right,temp); } }
基数排序(桶排序) 。
1、基数排序(radix sort)属于“分配式排序”(distribution sort),又称“桶子法”(bucket sort)或bin sort,顾名思义,它是通过键值的各个位的值,将要排序的元素分配至某些“桶”中,达到排序的作用 。
2、基数排序法是属于稳定性的排序,基数排序法的是效率高的稳定性排序法 。
3、基数排序(Radix Sort)是桶排序的扩展 。
4、基数排序是1887年赫尔曼·何乐礼发明的。它是这样实现的:将整数按位数切割成不同的数字,然后按每个位数分别比较.
基数排序的基本思想 。
将所有待比较数值统一为同样的数位长度,数位较短的数前面补零。然后,从最低位开始,依次进行一次排序。这样从最低位排序一直到最高位排序完成以后, 数列就变成一个有序序列.
这样说明,比较难理解,下面我们看一个图文解释,理解基数排序的步骤 。
数组的初始状态 arr = {53, 3, 542, 748, 14, 214} 。
第1轮排序
(1) 将每个元素的个位数取出,然后看这个数应该放在哪个对应的桶(一个一维数组) 。
(2) 按照这个桶的顺序(一维数组的下标依次取出数据,放入原来数组) 。
数组的第1轮排序 arr = {542, 53, 3, 14, 214, 748} 。
第2轮排序
(1) 将每个元素的十位数取出,然后看这个数应该放在哪个对应的桶(一个一维数组) 。
(2) 按照这个桶的顺序(一维数组的下标依次取出数据,放入原来数组) 。
数组的第2轮排序 arr = {3, 14, 214, 542, 748, 53} 。
第3轮排序
(1) 将每个元素百位数取出,然后看这个数应该放在哪个对应的桶(一个一维数组) 。
(2) 按照这个桶的顺序(一维数组的下标依次取出数据,放入原来数组) 。
数组的第3轮排序 arr = {3, 14, 53, 214, 542, 748} 。
以上就是基数排序的实现过程 。
代码实现 。
代码说明 。
获取数组最大元素的位数 。
使用二维数组bucket[10][arr.length]模拟桶 。
使用bucketElementCounts[10]模拟每个桶的指针 。
public static void redixSort(int[]arr){ //获取数组中最大元素的位数 int max = arr[0]; for (int i = 0; i @lt; arr.length; i++) { if(max @lt; arr[i]) max = arr[i]; } int maxLength = (max + "").length();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模拟桶 int [][] bucket = new int[10][arr.length]; //为了记录每个桶中的元素个数定义一个一维数组 int [] bucketElementCounts = new int[10]; for (int i = 0, n = 1; i @lt; maxLength; i++,n *= 10) { //入桶 for (int j = 0; j @lt; arr.length; j++) { int digitOfElement = arr[j] / n %10; bucket[digitOfElement][bucketElementCounts[digitOfElement]] = arr[j]; bucketElementCounts[digitOfElement]++; } int index = 0; //出桶 for (int j = 0; j @lt; bucketElementCounts.length; j++) { if(bucketElementCounts[j] != 0){ for (int k = 0; k @lt; bucketElementCounts[j]; k++) { arr[index++] = bucket[j][k]; } } //取出元素后,需要将bucketElementCount中的元素清零 bucketElementCounts[j] = 0; } //System.out.println("第" + (i + 1) + "次排序后的数组" + Arrays.toString(arr)); } }
排序算法的速度测试 。
下面我创建了一个长度分别为80000的随机数组进行测试 。
硬件:CPU8代i7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测试排序算法的时间"); int[] arr = new int[80000]; for (int i = 0; i @lt; arr.length; i++) { arr[i] = (int)(Math.random() * 8000000);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redixSort(arr);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endTime - startTime + "ms"); }
分别测试 。
冒泡排序(优化后) 。
经过多次测试80000个数据冒泡排序大致时间10s左右 。
选择排序 。
经过多次测试80000个数据选择排序大致时间1900ms-2200ms 。
插入排序 。
经过多次测试80000个数据插入排序大致时间528ms-600ms 。
希尔排序 。
经过多次测试80000个数据希尔排序大致时间17ms-22ms 。
测试800000个数据 。
测试8000000个数据 。
快速排序 。
经过多次测试80000个数据快速排序大致时间15ms-22ms 。
测试800000个数据 。
测试8000000个数据 。
基数排序 。
经过多次测试80000个数据基数排序大致时间18ms-33ms 。
测试800000个数据 。
测试8000000个数据 。
分析 。
。
相关术语解释:
稳定:如果a原本在b前面,而a=b,排序之后a仍然在b的前面; 。
不稳定:如果a原本在b的前面,而a=b,排序之后a可能会出现在b的后面; 。
内排序:所有排序操作都在内存中完成; 。
外排序:由于数据太大,因此把数据放在磁盘中,而排序通过磁盘和内存的数据传输才能进行; 。
时间复杂度: 一个算法执行所耗费的时间.
空间复杂度:运行完一个程序所需内存的大小.
n: 数据规模 。
k: “桶”的个数 。
In-place: 不占用额外内存 。
Out-place: 占用额外内存 。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也希望你能够多多关注我的更多内容! 。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45796208/article/details/110679337 。
最后此篇关于常见的排序算法,一篇就够了的文章就讲到这里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常见的排序算法,一篇就够了的内容请搜索CFSDN的文章或继续浏览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支持我的博客! 。
我正在尝试对每个条目有多个值的关联数组进行排序。 例如 [0] => stdClass Object ( [type] => node [sid] => 158 [score] => 0.059600
我在 mysql 中有“日期”列以这种格式保存日期 2014 年 9 月 17 日(日-月-年) 我需要对它们进行升序排序,所以我使用了这个命令: SELECT * FROM table ORDER
我目前正在将 MySQL 存储过程重写为 MS SQL 存储过程,但遇到了问题。 在 MySQL 存储过程中,有一个游标,它根据最近的日期 (effdate) 选择一个值并将其放入变量 (thestt
我想要 gwt r.QuestionId- 排序。但是我得到未排序的 QuestionId 尽管我提到了 QuestionId ASC 的顺序。 SELECT r.QuestionId,
我有一个关于在 scandir 函数中排序的基本问题。到目前为止,我阅读了 POSIX readdir 的手册页,但没有找到有关订购保证的具体信息。 但是当我遍历大目录(无法更改,只读)时,我在多个系
基本上我必须从 SQL 数据库中构建项目列表,但是用户可以选择对 7 个过滤器的任意组合进行过滤,也可以选择要排序的列以及按方向排序。 正如您可以想象的那样,这会以大量不同的组合进行编码,并且数据集非
我有两张 table 。想象第一个是一个目录,包含很多文件(第二个表)。 第二个表(文件)包含修改日期。 现在,我想选择所有目录并按修改日期 ASC 对它们进行排序(因此,最新的修改最上面)。我不想显
我想先根据用户的状态然后根据用户名来排序我的 sql 请求。该状态由 user_type 列设置: 1=活跃,2=不活跃,3=创始人。 我会使用此请求来执行此操作,但它不起作用,因为我想在“活跃”成员
在 C++ 中,我必须实现一个“类似 Excel/Access”(引用)的查询生成器,以允许对数据集进行自定义排序。如果您在 Excel 中使用查询构建器或 SQL 中的“ORDER BY a, b,
我面临这样的挑战: 检索按字段 A 排序的文档 如果字段 B 存在/不为空 . 否则 按字段排序 C. 在 SQL 世界中,我会做两个查询并创建一个 UNION SELECT,但我不知道如何从 Mon
我想对源列表执行以下操作: map 列表 排序 折叠 排序 展开 列表 其中一些方法(例如map和toList)是可链接的,因为它们返回非空对象。但是,sort 方法返回 void,因为它对 List
我制作了一个用于分析 Windows 日志消息编号的脚本。 uniq -c 数字的输出很难预测,因为根据数字的大小会有不同的空白。此时,我手动删除了空白。 这是对消息进行排序和计数的命令: cat n
我有以下词典: mydict1 = {1: 11, 2: 4, 5: 1, 6: 1} mydict2 = {1: 1, 5: 1} 对于它们中的每一个,我想首先按值(降序)排序,然后按键(升序)排序
我刚刚开始使用泛型,目前在对多个字段进行排序时遇到问题。 案例: 我有一个 PeopleList 作为 TObjectList我希望能够通过一次选择一个排序字段,但尽可能保留以前的排序来制作类似 Ex
有没有办法在 sql 中组合 ORDER BY 和 IS NULL 以便我可以在列不为空时按列排序,但如果它为null,按另一列排序? 最佳答案 类似于: ORDER BY CASE WHEN
我有一个包含 2 列“id”和“name”的表。 id 是常规的自动增量索引,name 只是 varchar。 id name 1 john 2 mary 3 pop 4 mary 5 j
场景 网站页面有一个带有分页、过滤、排序功能的表格 View 。 表中的数据是从REST API服务器获取的,数据包含数百万条记录。 数据库 REST API 服务器 Web 服务器 浏览器 问
假设我有一本字典,其中的键(单词)和值(分数)如下: GOD 8 DONG 16 DOG 8 XI 21 我想创建一个字典键(单词)的 NSArray,首先按分数排序,然后按字
如何在 sphinx 上通过 sql 命令选择前 20 行按标题 WEIGHT 排序,接下来 20 行按标题 ASC 排序(总共 40 个结果),但不要给出重复的标题输出。 我尝试了这个 sql 命令
我有一个奇怪的问题,当从 SQLite 数据库中选择信息并根据日期排序时,返回的结果无效。 我的SQL语句是这样的: Select pk from usersDates order by dateti
我是一名优秀的程序员,十分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