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 book ai didi

03、JVM 实战 - 判断对象是否存活(引用技术法、可达性分析法、最终判定)

转载 作者:大佬之路 更新时间:2024-01-23 20:36:45 25 4
gpt4 key购买 nike

堆中几乎存放着Java世界中所有的对象实例,垃圾收集器在对堆回收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确定这些对象哪些还“存活”着,哪些对象已经“死去”(即不可能再被任何途径使用的对象)

1、引用计数算法(Reference Counting)

很多教科书判断对象是否存活的算法是这样的: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都为0的对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引用计数算法的实现简单,判断效率也很高,在大部分情况下它都是一个不错的算法。但是Java语言中没有选用引用计数算法来管理内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很难解决对象之间相互循环引用的问题。
例如:
在testGC()方法中,对象objA和objB都有字段instance,赋值令objA.instance=objB及objB.instance=objA,除此之外这两个对象再无任何引用,实际上这两个对象都已经不能再被访问,但是它们因为相互引用着对象方,异常它们的引用计数都不为0,于是引用计数算法无法通知GC收集器回收它们。
打印GC详细信息:

-XX:+PrintGCDetails

 

/**
 * 执行后,objA和objB会不会被GC呢?
 */
public class ReferenceCountingGC {

    public Object instance = null;

    /**
     * 这个成员属性的唯一意义就是占点内存,以便能在GC日志中看清楚是否被回收过
     */
    private byte[] bigSize = new byte[2 * 1024 * 102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ferenceCountingGC objA = new ReferenceCountingGC();
        ReferenceCountingGC objB = new ReferenceCountingGC();
        objA.instance = objB;
        objB.instance = objA;

        objA = null;
        objB = null;

        //假设在这行发生了GC,objA和ojbB是否被回收
        System.gc();
        //1.8采用Parallel GC
    }
}

[GC (Allocation Failure) [DefNew: 3707K->512K(4928K), 0.0041893 secs] 3707K->1214K(15872K), 0.0042359 secs] [Times: user=0.02 sys=0.00, real=0.00 secs]
[Full GC (System.gc()) [Tenured: 702K->1216K(10944K), 0.0039473 secs] 5529K->1216K(15872K), [Metaspace: 2223K->2223K(4480K)], 0.0039998 secs] [Times: user=0.00 sys=0.00, real=0.00 secs]
Heap
defnew generation total 4992K, used 45K [0x04600000, 0x04b60000, 0x09b50000)
eden space 4480K, 1% used [0x04600000, 0x04612f10, 0x04a60000)
from space 512K, 0% used [0x04a60000, 0x04a60000, 0x04ae0000)
tospace 512K, 0% used [0x04ae0000, 0x04ae0000, 0x04b60000)
tenured generation total 10944K, used 1216K [0x09b50000, 0x0a600000, 0x14600000)
thespace 10944K, 11% used [0x09b50000, 0x09c80108, 0x09c80200, 0x0a600000)
Metaspace used 2228K, capacity 2280K, committed 2368K, reserved 4480K

在运行结果中可以看到GC日志中包含" 3707K-> 512K",老年代从 3707K(大约3.5M,其实就是objA与objB)变为了 512K,意味着虚拟并没有因为这两个对象相互引用就不回收它们,这也证明虚拟并不是通过通过引用计数算法来判断对象是否存活的。大家可以看到对象进入了老年代,但是大家都知道,对象刚创建的时候是分配在新生代中的,要进入老年代默认年龄要到了new objA才行,但这里objA与objB却进入了老年代。这是因为Java堆区会动态增长,刚开始时堆区较小,对象进入老年代还有一规则,当Survior空间中同一代的对象大小之和超过Survior空间的一半时,对象将直接进行老年代。

2、可达性分析算法(GC Roots Analysis):主流用这个判断

在主流的商用程序语言中(Java和C#),都是使用可达性分析算法判断对象是否存活的。这个算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一系列名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Reference Chain),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下图对象object5, object6, object7虽然有互相判断,但它们到GC Roots是不可达的,所以它们将会判定为是可回收对象。
 
在Java语言里,可作为GC Roots对象的包括如下几种:
a.虚拟机栈(栈桢中的本地变量表)中的引用的对象
b.方法区中的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c.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的对象
d.本地方法栈中JNI的引用的对象

3、finalize()方法最终判定对象是否存活

即使在可达性分析算法中不可达的对象,也并非是“非死不可”的,这时候它们暂时处于“缓刑”阶段,要真正宣告一个对象死亡,至少要经历再次标记过程。
标记的前提是对象在进行可达性分析后发现没有与GC Roots相连接的引用链。

1).第一次标记并进行一次筛选。

筛选的条件是此对象是否有必要执行finalize()方法。
当对象没有覆盖finalize方法,或者finzlize方法已经被虚拟机调用过,虚拟机将这两种情况都视为“没有必要执行”,对象被回收。

2).第二次标记

如果这个对象被判定为有必要执行finalize()方法,那么这个对象将会被放置在一个名为:F-Queue的队列之中,并在稍后由一条虚拟机自动建立的、低优先级的Finalizer线程去执行。这里所谓的“执行”是指虚拟机会触发这个方法,但并不承诺会等待它运行结束。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一个对象finalize()方法中执行缓慢,或者发生死循环(更极端的情况),将很可能会导致F-Queue队列中的其他对象永久处于等待状态,甚至导致整个内存回收系统崩溃。
Finalize()方法是对象脱逃死亡命运的最后一次机会,稍后GC将对F-Queue中的对象进行第二次小规模标记,如果对象要在finalize()中成功拯救自己----只要重新与引用链上的任何的一个对象建立关联即可,譬如把自己赋值给某个类变量或对象的成员变量,那在第二次标记时它将移除出“即将回收”的集合。如果对象这时候还没逃脱,那基本上它就真的被回收了。

流程图如下:

 

/**
 * 此代码演示了两点
 * 1、对象可以在被GC时自我拯救
 * 2、这种自救的机会只有一次,因为一个对象的finalize()方法最多只能被系统自动调用一次。
 */
public class FinalizeEscapeGC {
    public static FinalizeEscapeGC SAVE_HOOK = null;

    public void isAlive() {
        System.out.println("yes, I am still alive");
    }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super.finalize();
        System.out.println("finalize method executed!");
        FinalizeEscapeGC.SAVE_HOOK = th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AVE_HOOK = new FinalizeEscapeGC();

        //对象第一次成功拯救自己
        SAVE_HOOK = null;
        System.gc();

        //因为finalize方法优先级很低,所有暂停0.5秒以等待它
        Thread.sleep(500);
        if (SAVE_HOOK != null) {
            SAVE_HOOK.isAliv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no ,I am dead QAQ!");
        }

        //-----------------------
        //以上代码与上面的完全相同,但这次自救却失败了!!!
        SAVE_HOOK = null;
        System.gc();

        //因为finalize方法优先级很低,所有暂停0.5秒以等待它
        Thread.sleep(500);
        if (SAVE_HOOK != null) {
            SAVE_HOOK.isAliv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no ,I am dead QAQ!");
        }
    }
}
finalize method executed!
yes, I am still alive
no ,I am dead QAQ!

从结果可以看出,SAVE_HOOK对象的finalize()方法确实被GC收集器触发过,并且在被收集前成功逃脱了。
注意:任何一个对象的finalize()方法都只会被系统自动调用一次,如果对象面临下一次回收,它的finalize()方法不会被再次执行,因此第二段代码的自救行动失败了。 并且建议大家尽量避免使用它

25 4 0
Copyright 2021 - 2024 cfsd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00587号
广告合作:1813099741@qq.com 6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