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ml - 出于某种原因,IE8 对我的 Sass 文件中继承的 html5 CSS 不友好?
- JMeter 在响应断言中使用 span 标签的问题
- html - 在 :hover and :active? 上具有不同效果的 CSS 动画
- html - 相对于居中的 html 内容固定的 CSS 重复背景?
如果我有一个字符串,请说“abc”,而该字符串的目标则相反,请说“cba”。
神经网络,特别是编码器-解码器模型,可以学习这种映射吗?如果是这样,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模型是什么。
我问,因为这是一个结构翻译,而不是普通机器翻译中的简单字符映射
最佳答案
如果你的网络是老式的编码器-解码器模型(没有注意力),那么,正如@Prune所说,它有内存瓶颈(编码器维度)。因此,这样的网络无法学习反转任意大小的字符串。但是,您可以训练这样的 RNN 来反转有限大小的字符串。例如,以下玩具 seq2seq LSTM 能够反转长度最多为 10 的数字序列。以下是训练它的方法: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Input, LSTM, Dense, Embedding
import numpy as np
emb_dim = 20
latent_dim = 100 # Latent dimensionality of the encoding space.
vocab_size = 12 # digits 0-9, 10 is for start token, 11 for end token
encoder_inputs = Input(shape=(None, ), name='enc_inp')
common_emb = Embedding(input_dim=vocab_size, output_dim=emb_dim)
encoder_emb = common_emb(encoder_inputs)
encoder = LSTM(latent_dim, return_state=True)
encoder_outputs, state_h, state_c = encoder(encoder_emb)
encoder_states = [state_h, state_c]
decoder_inputs = Input(shape=(None,), name='dec_inp')
decoder_emb = common_emb(decoder_inputs)
decoder_lstm = LSTM(latent_dim, return_sequences=True, return_state=True)
decoder_outputs, _, _ = decoder_lstm(decoder_emb, initial_state=encoder_states)
decoder_dense = Dense(vocab_size, activation='softmax')
decoder_outputs = decoder_dense(decoder_outputs)
model = Model([encoder_inputs, decoder_inputs], decoder_outputs)
def generate_batch(length=4, batch_size=64):
x = np.random.randint(low=0, high=10, size=(batch_size, length))
y = x[:, ::-1]
start = np.ones((batch_size, 1), dtype=int) * 10
end = np.ones((batch_size, 1), dtype=int) * 11
enc_x = np.concatenate([start, x], axis=1)
dec_x = np.concatenate([start, y], axis=1)
dec_y = np.concatenate([y, end], axis=1)
dec_y_onehot = np.zeros(shape=(batch_size, length+1, vocab_size), dtype=int)
for row in range(batch_size):
for col in range(length+1):
dec_y_onehot[row, col, dec_y[row, col]] = 1
return [enc_x, dec_x], dec_y_onehot
def generate_batches(batch_size=64, max_length=10):
while True:
length = np.random.randint(low=1, high=max_length)
yield generate_batch(length=length, batch_size=batch_size)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categorical_accuracy'])
model.fit_generator(generate_batches(), steps_per_epoch=1000, epochs=20)
现在你可以应用它来反转序列(我的解码器效率很低,但它确实说明了原理)
input_seq = np.array([[10, 2, 1, 2, 8, 5, 0, 6]])
result = np.array([[10]])
next_digit = -1
for i in range(100):
next_digit = model.predict([input_seq, result])[0][-1].argmax()
if next_digit == 11:
break
result = np.concatenate([result, [[next_digit]]], axis=1)
print(result[0][1:])
万岁,它打印了[6 0 5 8 2 1 2]
!一般来说,您可以将这样的模型视为奇怪的自动编码器(具有反转副作用),并选择适合自动编码器的架构和训练过程。关于文本自动编码器的文献有相当多。
此外,如果你制作一个带有注意力的编码器-解码器模型,那么它将没有内存瓶颈,因此,原则上,可以使用神经网络反转任意长度的序列。网络。然而,注意力需要二次计算时间,因此在实践中,即使具有注意力的神经网络对于长序列也会非常低效。
关于machine-learning - 用于字符串反转的 Seq2Seq,我们在Stack Overflow上找到一个类似的问题: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56794994/
基本上,我的问题是,由于无监督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是否需要机器“学习”的某些方面并根据其发现进行改进?例如,如果开发了一种算法来获取未标记的图像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那么它是否需要根据这些关联来改进
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似乎可以学习条件 P(x|y) 和联合 P(x,y) 概率分布。但从根本上讲,我无法说服自己“学习概率分布”意味着什么。 最佳答案 这意味着您的模型要么充当训练样本的分布估计器,要么
是否有类似于 的 scikit-learn 方法/类元成本 在 Weka 或其他实用程序中实现的算法以执行常量敏感分析? 最佳答案 不,没有。部分分类器提供 class_weight和 sample_
是否Scikit-learn支持迁移学习?请检查以下代码。 型号 clf由 fit(X,y) 获取 jar 头型号clf2在clf的基础上学习和转移学习 fit(X2,y2) ? >>> from s
我发现使用相同数据的两种交叉验证技术之间的分类性能存在差异。我想知道是否有人可以阐明这一点。 方法一:cross_validation.train_test_split 方法 2:分层折叠。 具有相同
我正在查看 scikit-learn 文档中的这个示例:http://scikit-learn.org/0.18/auto_examples/model_selection/plot_nested_c
我想训练一个具有很多标称属性的数据集。我从一些帖子中注意到,要转换标称属性必须将它们转换为重复的二进制特征。另外据我所知,这样做在概念上会使数据集稀疏。我也知道 scikit-learn 使用稀疏矩阵
我正在尝试在 scikit-learn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SelectKBest) 中通过卡方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当我尝试将其应用于多标签问题时,我收到此警告: 用户
有几种算法可以构建决策树,例如 CART(分类和回归树)、ID3(迭代二分法 3)等 scikit-learn 默认使用哪种决策树算法? 当我查看一些决策树 python 脚本时,它神奇地生成了带有
我正在尝试在 scikit-learn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SelectKBest) 中通过卡方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当我尝试将其应用于多标签问题时,我收到此警告: 用户
有几种算法可以构建决策树,例如 CART(分类和回归树)、ID3(迭代二分法 3)等 scikit-learn 默认使用哪种决策树算法? 当我查看一些决策树 python 脚本时,它神奇地生成了带有
有没有办法让 scikit-learn 中的 fit 方法有一个进度条? 是否可以包含自定义的类似 Pyprind 的内容? ? 最佳答案 如果您使用 verbose=1 初始化模型调用前 fit你应
我正在使用基于 rlglue 的 python-rl q 学习框架。 我的理解是,随着情节的发展,算法会收敛到一个最优策略(这是一个映射,说明在什么状态下采取什么行动)。 问题 1:这是否意味着经过若
我正在尝试使用 grisSearchCV 在 scikit-learn 中拟合一些模型,并且我想使用“一个标准错误”规则来选择最佳模型,即从分数在 1 以内的模型子集中选择最简约的模型最好成绩的标准误
我正在尝试离散数据以进行分类。它们的值是字符串,我将它们转换为数字 0,1,2,3。 这就是数据的样子(pandas 数据框)。我已将数据帧拆分为 dataLabel 和 dataFeatures L
每当我开始拥有更多的类(1000 或更多)时,MultinominalNB 就会变得非常慢并且需要 GB 的 RAM。对于所有支持 .partial_fit()(SGDClassifier、Perce
我需要使用感知器算法来研究一些非线性可分数据集的学习率和渐近误差。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需要了解构造函数的一些参数。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谷歌上搜索它们,但我仍然不太明白它们的作用或如何使用它们。 给我带来更
我知道作为功能 ordinal data could be assigned arbitrary numbers and OneHotEncoding could be done for catego
这是一个示例,其中有逐步的过程使系统学习并对输入数据进行分类。 它对给定的 5 个数据集域进行了正确分类。此外,它还对停用词进行分类。 例如 输入:docs_new = ['上帝就是爱', '什么在哪
我有一个 scikit-learn 模型,它简化了一点,如下所示: clf1 = RandomForestClassifier() clf1.fit(data_training, non_binary
我是一名优秀的程序员,十分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