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锁的逻辑(结合对象头和ObjectMonitor)
- 还在用饼状图?来瞧瞧这些炫酷的百分比可视化新图形(附代码实现)⛵
- 自动注册实体类到EntityFrameworkCore上下文,并适配ABP及ABPVNext
- 基于Sklearn机器学习代码实战
阅读时长约 12 分钟,共计 2764 个字.
说到“内卷”,这个近几年很流行的词,大家都很熟悉了吧?
如果追根溯源,内卷其实也是一个舶来词,它的英文是“Involution”,即“内卷化”。如果用生动一些的图形来描述,内卷其实就是围绕圆心,由外向内旋转.
与之相反的则是“Evolution”,意思是“外卷”。依然以图形来描述,外卷也是围绕圆心,由内向外旋转.
看到这样的描述,你会联想到什么呢?
没错,是宇宙天文学.
无论外卷还是内卷,它们原本都是数学和天文学的概念。只是后来,这种规律也适合描述人类社会,所以才产生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行业内卷”之类的词。而且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西方美国的一些社会学家已经把“内卷化”用于描述社会学和历史学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图书馆翻看类似的书籍,在某些阐述农业方面的著作中都会发现“内卷化”这一词汇。所以从这一点上看,内卷并不是啥新鲜玩意儿,它在人类社会中,已经存在了大几十年了.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义内卷呢?我最近找到了《社会内卷化的根源》一书,其中将内卷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七个方面。我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分析了一下目前行业的现状,我觉得这七个方面概括得非常到位。我把它们罗列如下:
我们不妨一起复盘一下各自的工作经历,是不是在某些时候,不自觉地就开始卷起来了呢?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前提.
比如第一个,精益求精本来是好事儿,但如果出于无意义的目的,那好事儿也就不成为好事儿了。就好比前几年流行的那个段子:“我要个五彩斑斓的黑”,这不是神经病吗…… 。
再比如第二个,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只要能解决问题,而且是合情理的方法,那就没必要再增加复杂度。就好比软件架构,没必要只为了用某种设计而使用它。我就写个Hello World,就不用整太复杂的架构了吧…… 。
后面的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还是那句话,大家可以反思自己的工作,看看自己有没有在做内卷化的事情.
看过这七个方面之后,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描述内卷,会是怎样的呢?
我的答案是:如果做某件事情,不会有人受益,那就要当心了,很可能正在处于内卷漩涡之中.
回顾这七个方面,你能找到受益的一方吗?没有的。陷入内卷漩涡,几乎不会有人受益。甚至连某些恶意竞争手段都不如,比如价格战,至少消费者还能多少获得点益处。内卷漩涡之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外卷”的英语原文:“Evolution”,它还有另外的含义,就是“进化”、“革命”。也就是说,当内卷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革命性的进化,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受某个人或是某些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就拿我国的某段历史来举例吧,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我国的农村就发生了土地恶性竞争的情况。地主以低价雇佣农民作为劳动力,而这些农民迫于生存,只能选择接受。地主和农民就陷入了内卷的漩涡,在这个循环里打转。有人说地主得到了好处,因为钱花得少了。其实没那么简单,虽然看上去雇佣成本低了,但是低价来的农民,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付出劳动,肯定会想办法偷懒摸鱼,所以地主其实也没获得多少好处.
你看,这像不像现在的职场形势?像不像那些鸡娃式的父母?
后来发生了什么呢?
当内卷化发展到极限,就会转向外卷。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很多农民受不了在内卷的环境里打转,于是选择参加红军。当时的国民党失去政权,时间上就是在三十年代农村内卷化的时候开始的。刚才我也提到了,内卷化的反面就是外卷,是进化,是革命.
早在1902年,梁启超在《释革》一文中提到:“Revolution者,若转轮然,从根柢处掀翻之,而别造一新世界,如法国一千七百八十九年之Revolution是也,日本人译之曰革命”.
你看,这个世界发展到今天,哪还有什么新鲜事儿。把历史翻开,总会找到些许影子.
话说回来,对于我等软件开发者,如何破解内卷漩涡之谜团呢?
我个人的建议,就是要认清形势。现在,ChatGPT在国内正火,很多人蜂拥而至。但是,清醒的人不会选择它,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ChatGPT有硬伤。虽然它看上去很美好,但它消耗的能量巨大。昨天我看吴军老师的直播,他提到ChatGPT每训练一次,相当于3000台特斯拉电动车,每台开20万英里(折算为公里是32.19万左右)的能量消耗。可谓是十分惊人。我查了一下,果真如此。而且它不仅要消耗电量,还要消耗水,因为要水冷才能保证芯片不过热。而且这个水还必须是净化后的淡水,ChatGPT每与用户交流25-50个问题,就要消耗0.5L的水。上一代ChatGPT——GPT-3,它的训练消耗了近70万升水,这些水足够生产370辆宝马汽车.
有人说,算法会优化,会让消耗变少。这话一半对,另一半不好说。算法确实会提升效能,但是问题的复杂度也在上升,所以最后的能量消耗会上升还是下降,还真不一定.
所以这注定了ChatGPT没办法持久,除非迎来革命性的变化。作为软件开发者,如果看到的都是ChatGPT的优点,忽视这些缺点,一窝蜂地涌入,很可能不会有什么结果,只会相互竞争,陷入内卷。那怎么应对呢?
还是回看历史,美国有一段时间陷入淘金热,很多人争先恐后去淘金,结果真正发财的没几个。反倒是卖牛仔裤和水的,赚了很多。说到这,大家明白了吗?
既然ChatGPT消耗能源,那提供算力的云计算服务商肯定会在这个过程中赚到钱,因为需求巨大。所以为什么苹果公司没有跟着做,在ChatGPT大热的时候却默默无闻,因为它看到了这一点。苹果公司本身是一家伟大的企业,它的每一次决定,虽然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很蠢的,但是很可能是那些人没把问题看“透”。其实不只是苹果公司,每一家伟大的企业做的每一次决定,都有其原因,看不透的人,往往需要先在自身上找问题。很可能是自己的格局和视野出了问题.
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陷入内卷,都是因为自己身在局中,无法以局外人的视角看到全局。有个成语叫做“旁观者清”,其实就是这样.
我记得自己曾经在写代码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折腾了大半天也不行。想请教旁边的人,结果问题还没说完,就知道该怎么解了。自己应对问题的时候,面对的是问题,身在局中。向别人请教的时候,面对的是自己和问题,身在局外。换一种视角和思维方式,问题可能就解开了.
所以,如果你正深陷内卷漩涡中,不妨跳出来,探索其它的可能。卷下去,没有人获益。只要拥有了全局视角,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光看到这些可能性还不够,还需要具备去尝试的能力,也就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关于如何打造自己的能力图谱,构建强健的核心竞争力,我日后再做分享.
总结一下,内卷(involution)起源于数学和天文学,后来用作描述社会现象。如果做某件事情,不会有人受益,很可能正在处于内卷漩涡之中。若要破解内卷,走出漩涡,可以请全局视角来帮忙。探索内卷之外的更多可能性,掀起一波进化的革命,方可打破内卷漩涡循环.
最后此篇关于做个清醒的程序员之破解内卷漩涡的文章就讲到这里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做个清醒的程序员之破解内卷漩涡的内容请搜索CFSDN的文章或继续浏览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支持我的博客! 。
我是一名优秀的程序员,十分优秀!